我校九三社员荣获“中国近红外光谱三十年贡献人物”奖

发布者:tzbMeseger发布时间:2024-09-27浏览次数:14

2024年9月24日,全国第十届近红外光谱学术会议开在北京召开,并举行“中国近红外光谱三十年贡献人物”颁奖仪式,共有49 位专家荣耀上榜。我校九三学社副主委、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宗绪岩博士荣获“中国近红外光谱三十年贡献人物”这一殊荣。

宗绪岩教授博士毕业进入四川轻化工大学工作后,始终致力于发酵过程分析与控制领域的研究。201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访学期间与合作导师就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相关研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学习以及科学探索。2016年回国后,宗绪岩教授充分借助实验室资源,并结合自身的学术专长,开启了在发酵行业中分子光谱相关应用的研究征程。

近年来,宗绪岩教授进行“近红外光谱在食品及农产品中的最新应用”的学术报告10余场,参加近红外光谱活动30余次,拓展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发酵过程中的应用路径。宗绪岩教授与行业保持紧密合作,将近红外光谱、化学计量学等技术应用于工艺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在与知名白酒企业的合作中,运用近红外光谱等分子光谱、核磁共振仪以及电子舌等技术,实现对白酒年份的定性鉴别以及骨架成分的定量分析,成果获得企业高度认可;与国内著名酒企开展啤酒工艺研究合作时,进行生产过程在线监控研究,采用近红外光谱等分子光谱技术对啤酒糖化过程进行全过程快速在线监测,目前正与啤酒企业就生产应用进行沟通;与国内知名豆干生产企业合作,运用近红外光谱等分子光谱技术对豆浆点卤过程展开研究,初步构建生产过程与质构关系模型。

截至目前,宗绪岩教授课题组申请立项近红外光谱相关项目5项,其中省部级及平台项目3项。课题组发表近红外光谱或化学计量学相关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7篇,中科院一区论文2篇,中科院二区论文3篇,累计影响因子超30。

该奖项的设立旨在激励近红外光谱领域的从业人员持续创新发展,进而有力推动中国近红外光谱的产业化进程以及应用的广泛普及。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近红外光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用户、仪器厂商代表等30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