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民盟委员会、民建支部、农工支部联合开展“学习二十大、同心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3-28浏览次数:6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自觉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3月25日,学校民盟委员会、民建支部、农工支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眉山考察三苏祠和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天府粮仓”的足迹联合开展“学习二十大 同心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

QQ图片1.png

在三苏祠,讲解员带领大家参观了三苏家训家风、生平成就、东坡书法碑林。三苏祠,是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重建。三苏祠占地106亩,保存多处古建筑及苏家遗迹,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大家对苏氏“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家风高度认可,可以说是苏轼安身立命的根基,建立了他与社会、国家融合共生的大格局;为苏轼四十余年为官的“仁政爱民、民为邦本、尽责但当、扶贫济弱”民本思想和“奋厉当世、忠君爱国、忧国忘身、廉洁齐家”的国家情怀所感动;为苏轼在农业、水利、医药、经学、军事、音乐、烹饪等方面的造诣感受深刻,他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三苏文化涵盖丰富,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当代影响力至今未泯。

QQ图片2.pngQQ图片3.png

随后,前往眉山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天府粮仓”进行参观学习。讲解员带领大家沿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线,边听边看,当大家看到1500亩核心高标准农田的整体情况和现在的农作物种植,倍感震撼。永丰村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建成全省规模最大、新品种数量最多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基地,并在全省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目前永丰村土地流转率达96%以上,均用于粮食生产,并大力发展“稻-菜-”“稻-药(中药材)”等粮经复合模式,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在永丰村,大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村风、村貌;学习了村规民约。深刻感受到了在永丰村的东坡文化和农耕文化。

此次学习教育活动,激发了大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乡村振兴的决心,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同心跟党走,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学习,提升能力,爱岗敬业,团结奋进,凝聚起我校民盟、民建、农工党成员的力量,积极履行职能,发挥好参政议政助手作用,为学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